由于習慣性思維,人們往往認為兒童只是成人的一個縮影,或者叫小大人,只是身材較小,體重較輕,其他沒有什么區別,往往套用成人骨科的觀點來處理,然而人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兒童是在不斷地生長發育的,其解剖結構、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學性能都在不斷變化,與成人的骨骼不同。所以對于兒童骨折應首先糾正認識,他們和成人是不同的。可用一句話來形容:“硬的是軟的,軟的是硬的”。第一句指的是理論上應該是很硬的骨頭,其實比較起來反而不夠強硬,而容易折斷;第二句指的是理論上應該是比較軟的韌帶、肌腱、骨膜等組織,比較骨頭來反而比較強韌,不容易從本體受傷,而容易造成附著于骨頭處的撕裂性骨折。正確認識與處理兒童骨折必須要熟悉兒童的特點,否則會出現很多不應當發生的醫源性并發癥,造成嚴重的后果。
兒童骨骼與成人相比更容易造成骨折,兒童骨骼也較成人允許更多的應變塑形,兒童骨膜厚,生物學行為活躍,骨折后往往一側骨膜尚保持連續性,這也是為什么兒童開放骨折遠比成人要少的一個原因。
兒童骨折后6-8個月內,因骨折刺激修復反應會出現過度生長,所以有些兒童骨折如肱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只要對線好,沒有明顯成角與旋轉畸形、短縮1cm是可以接受的,不要求解剖復位。
小兒骨折愈合后生長再塑形能力是很明顯的,年齡越小、骨折越靠近干骺端,成角與關節運動軸一致,其再塑形能力越強。側方成角、旋轉畸形靠生長再塑形就難以矯正,如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內翻,不能指望通過生長塑形而獲得矯正。
故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如遇兒童四肢骨折、骨病、四肢畸形、腦癱后遺畸形等,請至專業的小兒骨科診治。
科普專家簡介

牛俊克,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漯河市立醫院、漯河市骨科醫院)骨八科(小兒骨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研究生,從事骨科臨床工作10余年,曾在天津醫院小兒骨科及北京國康醫院秦泗河教授的矯形外科進修學習,師從著名的小兒骨科及矯形外科專家。擅長肢體先天及后天畸形的精準矯治、腦癱兒童的科學評估與治療、兒童四肢骨折微創治療、兒童骨腫瘤的診治。曾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數篇。先后獲得了“優秀醫師、優秀青年醫師”等榮譽稱號。
學術任職:河南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骨科學組委員、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康復專業委員會小兒骨科工作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脊柱脊髓損傷學會小兒脊柱骨科分會委員、漯河市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小兒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