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超重及肥胖人群比例持續攀升,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超過50%的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問題,這一趨勢與骨科疾病發病率顯著相關。
超重對骨骼系統的危害:
1、關節退變加速:體重每增加1kg,膝關節在行走時承受的壓力增加3-4kg,肥胖人群的膝骨關節炎發病率是正常體重者的4倍;
2、骨折風險升高:體重過大不僅增加骨質疏松風險,跌倒時骨骼承受的沖擊力也更大,骨折概率顯著上升;
3、康復的"減速帶": 術后或傷后康復期,多余體重會拖慢愈合速度,增加內固定物松動風險,影響功能恢復;
4、代謝性骨病風險:脂肪組織分泌的炎性因子可干擾骨代謝,導致骨質疏松與骨修復能力下降;
體重管理不僅是代謝問題,更是骨科疾病防控的關鍵環節,減重目標應循序漸進(每周減0.5-1公斤為宜),避免快速減肥導致肌肉流失和代謝紊亂,核心策略在于"雙管齊下":
1、科學飲食,營養均衡
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適當減少總熱量攝入,優先保證優質蛋白質(瘦肉、魚、蛋、奶、豆制品),因為蛋白質是肌肉和骨骼修復的基石,防止減重期肌肉流失;鈣與維生素D不能缺:首先攝入足量鈣劑,如:奶制品、深綠色蔬菜、鈣強化食品等;通過適度日曬或補充劑確保維生素D合成;另外,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攝入,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增強飽腹感,減少高油高糖食物的攝入空間;特別警惕"隱形熱量": 限制含糖飲料、甜點、油炸食品、過度加工零食等。
2、安全運動,強肌護骨
務必在骨科醫生和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選擇安全有效的運動,通常推薦:低沖擊有氧運動: 游泳、水中行走、固定自行車(對關節壓力最小)、平地快走;力量訓練: 針對核心肌群和患肢周圍肌肉進行適度抗阻訓練,增強肌肉力量以穩定關節、保護骨骼。運動時動作規范、循序漸進是關鍵;避免高風險動作:如深蹲、跳躍、劇烈跑動等可能加重關節負擔的動作需謹慎或避免。
科學管理體重,不僅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降低再損傷風險,更能為手術或康復效果提供強大助力,顯著提升生活質量。(科普專家:漯河醫專二附院創傷骨科二病區 李智浩)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