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做胃鏡的人越來越多,胃息肉也被大家熟知,那么哪些人容易長胃息肉呢?其病因復雜,具體病因目前并不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符合以下條件的人需要注意了!
01、慢性炎癥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HP能釋放多種炎癥介質及細胞因子,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刺激胃上皮細胞增生,導致胃息肉產生。尤其是增生性息肉。
02、遺傳因素
基因變異與胃息肉的形成息息相關。如家族性息肉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病因明確。
03、膽汁反流
十二指腸液含有膽酸、胰酶,反流入胃,損害胃黏膜,引起炎癥性增生,導致胃息肉產生;同時,大量反流液使胃內pH值升高,促進胃泌素分泌,導致增生性息肉產生。
04、抑酸藥
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會導致黏膜過度增生,尤其是胃底腺息肉,部分該類患者停用抑酸藥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
05、吸煙、飲酒
吸煙、飲酒都會損傷胃黏膜,增加胃息肉發生的風險。
不良飲食習慣
有研究認為進食較多肉類、腌制、油炸食物,高脂血癥、肥胖等會增加患胃息肉的風險。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胃息肉。
如何預防?
一、戒煙戒酒,飲食規律。避免辛辣刺激及暴飲暴食,多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等。
二、及時治療膽汁反流、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避免胃部長期炎癥刺激因素。
三,使用胃藥要遵從醫囑,避免不恰當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內三科 張麗娜)
專家簡介
張麗娜,主治中醫師,畢業于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擅長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肝炎、幽門螺旋桿菌性胃炎、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等消化系統疾??;并熟練掌握消化內鏡(胃鏡、腸鏡)在消化系統診斷。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