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7日說,曾給無數游客帶來歡樂的已故雄性大熊貓“龍徽”將作出最后的貢獻:被制作成標本后送回中國。
這家動物園把制作標本的任務交由動物標本剝制師皮特·莫拉斯負責,定于2018年夏天把“龍徽”的標本送回中國。
莫拉斯告訴奧地利新聞社:“將熊貓填充成標本不太常見,但我是一名老手,能夠完成任務。”“龍徽”的皮膚和骨骼已經被冷凍以延緩膚色變深。皮膚之后會被縫到熊貓形狀的模型上,而骨骼將接受單獨保存。
自2003年住進美泉宮動物園以來,“龍徽”與雌性大熊貓“陽陽”一直是這里最耀眼的明星,吸引了大量游客,也是當地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它們共生育5個幼崽,創造了歐洲圈養大熊貓自然交配生產的紀錄。
根據中奧雙方先前達成的協議,其中3只雄性幼崽都已在年滿兩歲后回到中國。“陽陽”去年8月7日產下的一對龍鳳胎寶寶年滿兩歲后也將回到中國。
“龍徽”因腹部腫瘤于去年12月9日在美泉宮動物園離世,享年16歲,相當于人類60歲。美泉宮動物園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所有人都會想念“龍徽”。(陳丹)【新華社微特稿】
責任編輯:張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