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司富春 (河南日報記者 董亮、杜小偉拍攝)
頂端新聞.大河網記者 范昭 許會增 牧堃 賈志昊 馬紹坤 張楠 楊鑫陽 張磊
在城鎮化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留在大城市就業,工作越來越難找,年輕人畢業如何解決“就業難”問題?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出現了一片就業新“藍海”。
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司富春在接受頂端新聞.大河網記者連線時說,“當前中醫藥專業學生走進農村的數量不是很多,其實鄉村振興為他們的就業創業提供了廣闊天地,可以充分發揮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技術。”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如何充分發揮學校的人才培養優勢,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智力支持?如何發揮學校的社會服務優勢,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服務保障?
今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支持高校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服務。鄉村振興既需要職業技術人才,又需要專門技術人才;既需要開拓創新的經營管理人才,又需要攻堅克難的科研人才,這些人才需要各級各類教育協同培養。
在司富春看來,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和中醫藥治未病、養生保健的優勢,在社區、農村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及健康產業的發展中可發揮更大作用。“要培訓培養各類中醫藥人才,從本科到研究生再到職業教育,為鄉村振興提供醫療健康服務保障,這是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司富春呼吁,有志于學中醫的學生到基層去施展才華,將黨中央和國家的一些好政策,在農村基層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同時可以完善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布局,支持非中醫專業本科畢業生攻讀中醫學本科專業,培養更多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中醫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