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蜜芽tv在线,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strike id="eaaeu"></strike>
<strike id="eaaeu"></strike>
  • <strike id="eaaeu"></strike>
    <strike id="eaaeu"></strike>
    <kbd id="eaaeu"></kbd>
  •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總書記這樣身體力行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5-08-29 09:49:00 點擊: 今日評論: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陽泉百團大戰紀念館參觀。

      總書記強調:“88年前的今天發生的‘七七事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起點,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到這里來就是接受精神洗禮。”“要講好抗戰故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歷史如鏡,豐碑不朽,精神永恒。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矗立在這一歷史轉折點上的偉大抗戰精神,指引著我們淬礪民族血性、捍衛民族尊嚴、書寫民族榮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洞見將偉大抗戰精神高度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一次次發表重要講話,擲地有聲;一次次到抗戰紀念場所寄托緬懷,令人動容;一次次深情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發人深思……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身體力行。

      引領認識精神

      既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迸發,也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凝萃

      今天,該怎樣認識偉大抗戰精神?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述,回溯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讀懂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所承載的厚重歷史與深沉情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讓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赴國難,“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

      總書記提到過這樣一位母親。

      “北京密云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

      1940年,八路軍來到密云山區。鄧玉芬對丈夫說:“咱沒錢沒槍,可咱家有人,在打鬼子這件事上,絕對不能含糊!”丈夫和5個孩子都上了前線。鄧玉芬叮囑孩子:“記住,咱們是中國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丈夫和孩子們陸續犧牲,得知噩耗后,鄧玉芬默默拿起鎬頭刨地種糧,舉著針線做軍鞋,使著鏊子給傷員做飯,凡是對抗日有益的事樣樣干,從早到晚不停。臨終前,她對鄉親們說:“把我埋在大路邊,我要看著孩子們回來。”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支撐著中國人民“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奮勇前進,在侵略者的屠刀下英勇就義,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總書記提到過這樣一封家書。

      “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的這封信寫在英勇就義之際。遭受日寇酷刑長達八九個月,被鞭子抽爛了皮肉,老虎凳壓斷了骨頭,她卻以鋼鐵般的意志保守了秘密。

      一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總書記提到了這封絕筆信,“前一段,我再次看了一些抗戰家書,的確感人至深”“大家都經常讀一讀、想一想”。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激勵著戰場上的將士們“前仆后繼,頑強抗爭,誓與侵略者血戰到底”。

      總書記提到過這樣一位軍人。

      “抗日戰爭時期,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楊靖宇將軍領導抗日武裝冒著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同數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犧牲時胃里全是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其事跡震撼人心。”

      目睹楊靖宇將軍犧牲的岸谷隆一郎幾年后自殺,他在遺書中寫道:“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使抗日軍民即使身處絕境險境,也依然“信念如炬,九死未悔”。

      總書記提到過這樣一副對聯。

      “華北平原上的一個莊戶人家寫下這樣一副對聯:‘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橫批是:‘抗戰到底’。”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然而,“中國人民從來都沒有動搖光復河山的決心”,最終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當戰爭的硝煙散去,沐浴著和平陽光的我們,該怎樣理解偉大抗戰精神的深層含義?

      一個維度,是從民族精神深處探尋——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就流淌著偉大的民族精神,然而,長期封建奴化教育和宗法制度桎梏禁錮了精神的光芒。當抗日戰爭爆發,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機,疼痛到了極點,沉夢就會碎去,血性就會回歸,精神就會醒來。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在緊要關頭的大復蘇、大爆發,同時又以極盡苦難的特殊磨礪升華了偉大民族精神。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指出的:“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就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這種民族覺醒和民族精神升華,在抗日戰爭時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另一個維度,是從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中考量——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抗日戰爭,中國勝利。”習近平總書記比較過這兩次戰爭。

      一敗一勝,原因何在?

      甲午戰爭時,日本媒體這樣報道清軍:“有將軍攜帶妓女的,有打著蝙蝠傘的,有帶著鳥籠的……”日軍占領的城鎮村落,商販學會了用日語叫賣。日軍駐扎的營地附近,有趕著騾馬大車、拿著扁擔的中國人等著攬活。

      抗日戰爭時,全民參戰的景象震撼了日本侵略者:“共產黨地區的居民,一齊動手支援八路軍,連婦女、兒童也用竹簍幫助運送手榴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曾在延安看了一場人民抗日劇社的演出,一位年輕人在結束時站起來,激動地高喊:“打死日本強盜!打倒殺害中國人民的兇手!打回老家去!”全場觀眾齊聲重復他的口號。斯諾后來感慨:“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充滿活力的希望、熱情和人類不可戰勝的力量”。

      鮮明的精神對比,不同的戰爭結局。

      近代以后,中國人民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治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和民族內部軟弱渙散。抗日戰爭時期,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才從“一盤散沙”轉變為聚沙成塔、萬眾一心,激發出無窮的創造力和戰斗力。

      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習近平總書記一語中的:“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

      1938年,重鎮失守,山河零落。比這更糟糕的,是國人思想上的迷惘混亂,哀嘆“戰必敗”“再戰必亡”的“亡國論”不絕于耳,叫嚷徐州會戰是“準決戰”“敵人最后的掙扎”的“速勝論”也興盛一時。

      “全國人民最關心的問題是:這場戰爭能不能勝利?怎樣爭取勝利?”

      毛澤東同志借著油燈的微光奮筆寫下《論持久戰》,集中全黨智慧,科學預見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洋洋萬言,猶如驅散云翳的旭日,撥開國人心頭迷霧,指引著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

      《論持久戰》猶如“預言書”,抗日戰爭正是走過了這三個階段,最后取得了偉大勝利。

      以戰略反攻階段為例。1943年,八路軍揭開中國戰場戰略反攻的序幕,主動發起衛南戰役、林南戰役、山東軍區討伐偽軍的戰役等較大規模的進攻作戰。在1944年的局部反攻中,敵后抗日軍民共殲滅日偽軍約31萬人。與此同時,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在緬北、滇西也進行反攻。

      中國共產黨“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最”高度評價。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鑄就偉大抗戰精神,匯聚起戰勝敵人的強大精神力量。偉大抗戰精神,既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迸發,也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凝萃,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引領傳承精神

      既躬身力行、樹立典范,又積極推動其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今天,該怎樣傳承偉大抗戰精神?

      江蘇鹽城,新四軍紀念館。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這里參觀。

      展廳內一處模擬實景,再現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劉老莊戰斗。

      1943年春,面對日寇殘酷“掃蕩”,新四軍3師7旅19團2營4連英勇抗擊,使主力部隊和黨政機關安全轉移,全連82人全部犧牲。

      倒在泥土與血水中的戰士們,仍然保持著生前戰斗姿勢:有的嘴里咬著日寇的半邊耳朵;有的手里揪著敵人的幾縷頭發;有的弓著雙腿,雙手緊握捅彎的刺刀……

      展廳內,一件件文物吞噬過硝煙,歷經了滄桑,無聲講述著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訴說著精神的賡續。

      習近平總書記不時駐足察看、同大家交流。總書記強調:“這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要用好這一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

      講好抗戰故事,傳承抗戰精神。無論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工作,習近平同志都親力親為、堅持不懈。

      在河北正定,高度評價1938年前參加革命的幾位老同志:“咱們一輩子都要向人家學習……這些老同志在那個時候參加共產黨,反抗日本侵略者,為中華民族求解放出生入死”;

      在福建寧德,為建好閩東革命紀念館,9個月里4次主持地委辦公會議研究部署,要求充分利用這塊陣地,“廣泛開展老區傳統教育”;

      到浙江工作,在麗水參觀革命根據地舊址,還到浙東抗日根據地看望老同志;

      在上海期間,深情講述抗戰時期同濟大學六次遷校的故事,令師生們動容……

      到中央工作后,從關心一個個革命老區到給新四軍老戰士們回信,從批示保護“萬人坑”等抗戰紀念設施到瞻仰紀念碑、參觀紀念場所……行程腳步間、目光落點處,總書記通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垂范,讓偉大抗戰精神如春風化雨浸潤人心。

      傳承偉大抗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既躬身力行、樹立典范,又積極推動其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傳承精神,更加注重頂層設計。一次次隆重的國之大典、一項項重大的制度安排,以國之名褒揚紀念,砥礪人們內心深處的精神力量。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舉行閱兵儀式——

      2015年9月3日,在45輛禮賓摩托護衛下,抗戰老兵方隊率先駛過天安門城樓。習近平總書記立即起身,專注凝望著老兵方隊,向這群經過血與火洗禮的軍人致敬。

      方隊中,有老兵拿著手帕,擦拭濕潤的眼角;有老兵抬起顫抖的手,行軍禮致意。時年89歲的翟維俊就在其中。左耳鼓膜震穿失聰,右胸被子彈貫穿,身上還有40多處槍傷……但目光依然堅毅,氣概不減當年。

      前一天,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習近平總書記為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一一佩掛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大家被總書記的話深深打動:“千千萬萬的抗戰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為鑄就偉大的抗戰精神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時代以來,這樣的“首次”還有很多——

      首次通過立法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日、公祭日設立當年即開展一系列隆重的紀念活動,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為國家公祭鼎揭幕,以最高禮遇致敬,以崇敬之心追隨。

      傳承精神,更加注重把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讓廣大青少年“樹立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

      “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敵人的兇殘!我們從抗戰里生長,一切都為了抗戰……”江蘇省淮安市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前,幾名佩戴紅領巾的孩子高唱《新安進行曲》。

      1935年10月,江蘇淮安新安小學一批學生組成“新安旅行團”,在國之危難中踏上漫漫征途,用多種文藝形式進行抗日宣傳。在那災荒遍地、危機四伏的年代,走出校門,不僅安全難有保證,弄不好連飯也吃不上,但孩子們的話滾燙執著:“討飯就討飯,我們不怕!”“討飯也要去宣傳抗日!”

      2021年“六一”前夕,新安小學的少先隊員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信中提到了那段光榮往事。總書記指出,新安旅行團“喚起民眾抗日救亡,宣傳黨的主張,展現了愛國奮進的精神風貌”。

      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向總書記匯報了學校傳承紅色基因的情況。聽到學校“在淮安、南京演出,計劃沿著新旅的足跡到全國巡演”時,總書記表示肯定:“那說明你們那個劇還是不錯的”。

      唱一曲《新安旅行團團歌》、聽一堂“新安旅行團”歷史課、參觀一次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牢記總書記囑托,新安小學堅持用紅色資源滋養學生,讓偉大抗戰精神永續傳承。

      引領發揚精神

      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力,為新時代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供精神支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精神基礎

      今天,該怎樣發揚偉大抗戰精神?

      偉大抗戰精神,飽蘊紅色基因,激揚天地正氣,“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

      ——發揚偉大抗戰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乘坐觀光小火車,從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出發,經過花海果園、休閑農莊,繞過粉墻黛瓦、小橋流水……參加浙江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的紅色旅游,一路如行畫中。

      這些年,手捧習近平同志的兩封回信,橫坎頭村人心里有奔頭,腳下有力氣。

      橫坎頭村曾是浙東抗日根據地領導機關所在地。“山大石頭多,出門就上坡”,這里在戰爭年代適合與敵人周旋,在和平年代卻不利于發展。村里沒有一條水泥路,家家戶戶靠土豆、紅薯、南瓜糊口度日。“橫坎橫坎,橫看豎看看不到頭”。

      怎樣發展?如何破題?愁壞了當地黨組織和村民。

      “老區”“優良傳統”“艱苦奮斗”“自力更生”……2003年,捧讀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回信,將這幾個詞串聯起來后,大家一下豁亮了:“抗戰時期憑著那股子精氣神,那么困難都過來了,今天條件好了,怎么能掉隊!”

      說干就干。

      道路是劣勢,群策群力、攻堅克難,一條紅色旅游公路直通村里;

      資源有優勢,“以紅鑄魂、借綠生金”,走上“紅色旅游+特色農業”發展新路。

      “浙東紅村”大變樣。

      “我感到十分欣慰”,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同鄉親們一道,再接再厲、苦干實干,結合自身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

      “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必然要跨越更多“婁山關”“臘子口”,防范更多“黑天鵝”“灰犀牛”。“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于斗爭,善于創造,鍥而不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

      ——發揚偉大抗戰精神,為新時代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供精神支撐。

      這是一本書的不同遭遇。

      2021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榆林楊家溝革命舊址提起一件史實。抗戰后期,《甲申三百年祭》這本評價李自成功過的書,在重慶和延安遭遇了兩種待遇。一方棄若敝屣,國民黨報紙甚至發文攻擊。另一方,毛澤東同志看到書后將其作為整風學習文件,叫同志們引以為戒。

      這是對一餐飯的不同態度。

      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僑界的一代領袖和楷模”。1940年,陳嘉庚先生率團回國慰問。在重慶,國民政府撥專款接待,幾乎日日宴請,陳嘉庚卻愁眉不展,連續三天在報紙上發表罷宴聲明。到了延安,毛澤東同志就在窯洞外的露天院子里請他吃飯。白菜、咸飯,外加一碗雞湯,這還是鄰居老大娘得知毛主席有遠客,特地送來的。目睹“延安作風”,陳嘉庚得出結論:“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以其先進性引領鑄就了偉大抗戰精神。新時代發揚偉大抗戰精神,就要更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發揚偉大抗戰精神,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精神基礎。

      營救“里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這是一段習近平總書記很熟悉的歷史。

      1942年10月2日,舟山漁民林阿根正在山上干農活。“轟隆!”附近海面傳來一聲巨響,隱約可見不少人在水中掙扎。

      原來,載有英軍戰俘的“里斯本丸”號船被美軍潛艇魚雷誤擊下沉,押送的日軍棄船而逃。

      林阿根沿著山路飛奔而下,拉出木質小漁船開始救人,“看到有人漂過來我就拉上來一個,看到一個就拉一個。”

      當時,舟山青浜島等3個小島的198名漁民,共從海上救起英軍戰俘384人。

      英軍戰俘渾身濕透、瑟瑟發抖,常年半饑半飽的漁民們傾囊而出,把家里地瓜拿出來,熬粥送過去;把家里藍色粗布拿出來,連夜縫成衣服。

      “1942年中國浙江省舟山漁民英勇營救‘里斯本丸’號船英軍戰俘的感人事跡,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盟友并肩作戰、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見證”,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與世界上愛好和平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守望相助、攜手作戰的共同成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到過蘇聯援華航空隊、美國“飛虎隊”、加拿大白求恩、德國約翰·拉貝、丹麥貝恩哈爾·辛德貝格等國際友人幫助中國抗戰的事跡,也講到過毛岸英、朱敏、唐鐸等中國人支援盟軍作戰的故事。

      命運相連、休戚與共。偉大抗戰精神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也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不僅是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精神基礎,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基礎。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要從偉大抗戰精神中獲得啟迪,“做和平理念的倡導者、和平發展的行動者,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 ***

      北京西南,盧溝橋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5098張黑白照片拼成巨型影像墻,展現出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氣壯山河的抗戰歷程。隨著光影變化,火炬圖案在影像墻上點亮。熊熊火焰,仿佛從不屈脊梁和滾燙熱血中升騰而起的強大精神力量。

      5098個日夜,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贏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鍛造了從九原板蕩、百載陸沉走向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拐點。

      回望來路,一簇在民族危亡之際燃起的精神之火,灼穿沉沉暗夜,點燃勝利曙光。

      眺望前路,唯有賡續激揚偉大精神,才能闖關奪隘,托舉新的歷史偉業——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

      (本報記者林小溪、徐杭燕參與采寫)


     
    • 奮楫揚帆逐浪高 ——看經開區實干爭先挺進工業經濟主戰場

    • 奮進沙澧 出彩畫卷 ——“兩高四著力”的漯河實踐

    • 沙河(白云山橋至京港澳高速橋段) 獲評2024年度省級美麗幸福河湖

    • 千機飛點亮城市夜經濟

    • 構建“漯講樂享”大宣講格局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浸潤心田 ——我市理論宣講工作綜述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河北|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必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猫咪 |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91在线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91亚洲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