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周鴻斌
三年行動目標
●爭取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部分區域納入自貿試驗區
●以“兩港(航空港和國際陸港)、兩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和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為依托,推進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和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爭取通過三年建設,到2021年在第三方營商環境評估模擬排名中進入全球前30名行列,部分領域營商環境指標達到世界銀行標準的先進水平
河南日報訊(記者趙振杰)7月4日,鄭州市政府官網發布《關于印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了三年行動目標,提出申建自由貿易港,并明確鄭州片區將聚焦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推進貿易、物流、金融、文化、信息、專業服務、制造業7大新經濟產業集群建設,以跨境電商、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為突破口,創新產業監管和支持政策,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三年行動目標包括:到2019年年底,《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的改革創新試點任務具備條件的基本完成,開展一批制度創新試點項目并跟蹤評估試驗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創新成果,營商環境取得較大提升,在樞紐、通道、網絡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基本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制度框架;鄭州片區進出口總值達485億元以上,實際吸收外資14.5億美元以上。
到2020年年底,在省、市復制推廣一批制度創新經驗,形成在全國復制推廣的經驗或案例,營商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跨境投融資、貿易、技術、信息流動以及貿易內容和規則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實現要素國際流動自由化便利化;鄭州片區進出口總值達496億元以上,實際吸收外資14.9億美元以上。
到2021年年底,形成一批在國家、省、市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經驗,營商環境建設居于自貿試驗區前列,在跨境人員流動、文化交流等方面更加活躍,在跨境電商、多式聯運等國際規則體系構建中發揮重要作用,打造內陸地區制度創新和改革開放高地;鄭州片區進出口總值達507億元以上,實際吸收外資15.2億美元以上。
《通知》明確我省將探索建設自貿港,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爭取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部分區域納入自貿試驗區,以“兩港(航空港和國際陸港)、兩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和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為依托,推進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和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施與國際通行做法相銜接的投資、貿易、金融和人才流動制度,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同時,爭取通過三年建設,到2021年在第三方營商環境評估模擬排名中進入全球前30名行列,部分領域營商環境指標達到世界銀行標準的先進水平。
對于產業建設,《通知》專門就建設創新型產業集聚區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措施,對創新跨境電商發展和創新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等提出了明確的監管政策和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