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巍巍嵩山,滔滔黃河,見證著中原大地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河南這片鐫刻著紅色印記的沃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讓中原更加出彩”成為引領中原兒女奮斗新時代的最強音——
全省經濟總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五位,預計2019年將突破5萬億元,綜合實力實現歷史跨越;毫不動搖抓好糧食生產,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三農”根基穩固有力;持續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裝備制造、食品工業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新能源客車、盾構機、智能手機等成為河南制造新名片;持續打好創新驅動發展牌,強化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壯大創新引領型企業、人才、平臺、機構,神舟飛船、C919大飛機等大國重器上有了更多河南元素;持續打好基礎能力建設牌,鄭州機場三期工程啟動、米字形高鐵網率先落地,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初步形成;持續打好新型城鎮化牌,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無中生有”打造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綢之路”;文化建設碩果累累,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和心靈故鄉的主要承載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煥發出新時代風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實施經濟結構提質、生態功能提升、國土綠化提速、環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動”,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和“四水同治”,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打好三大攻堅戰為重點,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請通過鏡頭,感受時代進步,禮贊新中國成立70周年。
1982年,人民藝術家常香玉在鄭州祭城鎮為農民演唱豫劇。周淑麗 攝
1965年4月5日,在太行山紅旗渠分水嶺舉行紅旗渠通水儀式。 魏德忠 攝
俯瞰濟源市王屋鎮愚公新村(2017年9月攝)。隨著濟源市“遷村并戶”工程的實施,愚公故里的農民遷出深山,生活條件得到徹底改善。常正文 攝
鄭州機場T2航站樓啟用。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鄧放 攝
“牡丹13號”地鐵盾構機。 曾憲平 攝
俯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魯山段(2017年3月攝)。 韓自豪 攝
中歐班列滿載著“中國制造”疾馳在“一帶一路”上。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許俊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