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董學彥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烜
無名山大川,卻是全省網民心中的“最美城市”,城市宜居度、居民獲得感等多項指標位居全省第一;少資源礦產,卻成為全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全省第二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區;處中原腹地,卻借“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中德合作項目數量位居全省第一……素有魏都、鈞都、花都等“五都四鄉”美譽的許昌,正奮力打造“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進發。
實力在這里體現:以全省排名第13位的面積、第12位的人口創造了全省第4位的生產總值,從一個傳統農業地區成為全省轉型發展的典型,連續兩年在我省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評中榮登榜首。
活力在這里展示:民營經濟領跑全省,入圍“中國民企500強”數量全省最多,“河南的溫州”迸發出長盛不衰的強大生命力。
魅力在這里彰顯:從一個缺水城市成為清流環繞的“北方水城”,從過去的“許臟”變得風景如畫,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10多個“國”字號城市獎牌紛至沓來。
70年城市跨越,70載征程壯闊。許昌城市“蝶變”的背后,是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琴瑟和鳴”,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智造之都,產業升級。圍繞建設現代制造業強市,工業競爭力排名全省第3位的許昌,以智能制造統領產業轉型,加快構建智能生產、人才支撐等10大體系,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九大新興產業,著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搶占“智”高點。
宜居之城,家園美好。許昌堅持生態優先、統籌城鄉、共建共享,一躍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省首個“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15分鐘健身圈”“15分鐘醫療圈”等一個個“民生圈”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圈”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這座綠蔭覆蓋、花木崢嶸的城市,正從環境優美的生態家園向近悅遠來的生活樂園跨越。
鄭許攜手,共贏發展。許昌把鄭許一體化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積極承接鄭州航空港產業輻射,強化產業對接、交通對接等“六大對接”,發展壯大許港產業帶,加速推進鄭許市域鐵路,鄭許兩地上演精彩的“雙城記”。
鄉村振興,畫卷舒展。許昌以接力十余年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程、持續7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和豐富多彩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激發鄉村活力,扮靚美好家園,連續兩年在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一。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許昌人將繼續凝心聚力,拼搏進取,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標準踐行初心使命,開辟高質量發展的新境界,在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