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漯河市郾城區積極探索“小切口”改革,把農村戶廁改造作為民生領域重要抓手,建立智能管護平臺,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鏈。8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村戶廁交流座談會上,漯河市郾城區代表河南省作典型發言、交流經驗。
一、三級聯動抓排查。重點針對排查底數是否厘清、鎮村資料是否齊全、改廁質量是否過關,后期管護服務是否到位等關鍵環節,推進農村戶廁問題排查整改。一是明確職責。建立“區負總責、部門聯動、鎮辦監管、村為主體”排查機制,區級領導聯鎮,區直部門包村,鎮干部劃片包組,每個村均有區、鎮、村三級干部聯合的1個工作小組負責。二是清查底數。對全區戶廁改造對象,實行區直主管部門底冊、財政投入底冊、各鎮上報數據底冊、各村實際摸排底冊“四個對照”,確保基礎數據的真實性,為拉網清查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量化標準。召開區、鎮、村“回頭看”專題培訓會6次,每個村培養3-5個“明白人”,將摸排范圍、重點內容、操作流程、填報要求等重點環節量化細化,以通俗易懂的清單化模式抓排查、找問題、建臺賬。四是跟蹤督查。對問題排查情況在每周一召開的全區周交辦會議上進行通報排序,確保各類問題第一時間得到發現和解決。截至目前,共排查全區農村戶廁5.6萬戶,發現并整改問題981處。
二、完善機制抓推進。聚焦戶廁改造問題“排查、交辦、指導、督辦、驗收”全鏈條,完善建立6項制度,落實落細問題整改。一是錯時上門制度。結合村民生活習慣,實行“兩個小時”工作法。即每個村的三級工作專班,每天早、晚至少拿出兩個小時時間,逐戶逐廁進行摸排,確保每一戶都見到群眾、摸到實情。二是排查簽字制度。對141個行政村逐村逐戶摸排,實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跟蹤、誰負責”,摸排整改完成后,對摸排整改的真實性以承諾書的形式作出承諾。三是問題交辦制度。建立全區戶廁改造問題數據庫,實行日報告、日匯總,當天交辦、限期整改,誰承辦、誰督促、誰負責。四是結對幫扶制度。全區每個村都有至少1個區直單位、1家企業結對幫扶,有效解決了農村戶廁摸排工作中缺錢、缺人、缺思路的問題。五是整改勘驗制度。已整改到位的由包村干部提出申請,區組織住建、愛衛等部門、專家實地驗收、簽字背書,確保真正整改到位。六是獎懲關聯制度。聯鎮區級領導干部、包村區直部門失控漏管、被上級督導發現問題的,與責任單位、屬地鎮村相關責任人一并受到取消評先、約談警告、扣發績效工資等相應處理。
三、創新模式解難題。通過創新改廁后續服務管理,有效解決了群眾反映小三格壓力桶容易壞、損壞報修難、循環利用難、糞污轉運難等后期管護難題。一是優化管理模式。在“小三格”戶廁改造模式的基礎上,實行“小三格化糞池+吸污車+大三格化糞池+家庭農場、種植合作社、龍頭企業”運行模式,通過小三格初步發酵糞污、水沖式廁所糞污通過吸污車轉運至大三格發酵,實現農村糞污向資源化轉變。二是嚴格服務要求。要求管護維修人員做到“出門帶日志、服務三簽字、照片要兩張、報告有兩方”,即每一次開展服務時,服務運行主體帶上日志,請農戶、村信息員、鎮管理員、村糞污儲存池管護人員簽字,以確認按要求完成抽、運、排、修等戶廁服務,并拍攝比對照片兩張,經區鎮考核認可后領取服務費用。三是提升服務質效。每個改廁信息都錄入平臺,一戶一檔,每戶都有二維碼,農戶掃碼即可通過平臺上報抽污、維修信息。在服務時效上,推行“半小時”戶廁管護服務圈。即農戶通過數字化平臺上報抽污、維修等信息后,管護人員半小時內趕到農戶家中提供服務、開始作業,確保戶廁改造管護戶戶有人管、事事有落實。四是實現資源利用。集中運到“大三格”化糞池的糞污經無害化處理后,作為有機肥料提供給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運用到農業生產,進一步滿足城鄉居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目前,共服務合作社、家庭農場83家。
四、構建管護搭平臺。積極探索“數字化+網格化”模式,打造后期管護服務閉環,著力破解管護難題。一是建立“1+7”聯動服務體系。區級投入30余萬元建立區級戶廁管理服務中心,七個鎮辦按照有場所、有牌子、有車輛、有專職管理人員、有電話、有經費、有配件專柜、有活動記錄、有臺賬、有運行主體的“十有標準”成立七個服務站,針對戶廁改造的問題,統一受理、分類交辦、全程跟進直至問題解決,形成“1+7”的聯動服務體系。二是創新實行“五定網格工作法”。“五定網格工作法”即定人、定車、定村、定大三格、定合作社。定人,將全區175名專業管護維修人員分別固定到每個村莊;定車,對全區80輛抽糞車進行編號,固定抽糞人員和服務的村莊;定村,即每個服務人員、維修人員與車輛根據村莊大小,定點服務2-3個行政村;定大三格,全區共有40個大三格,大部分建在家庭農場、專業種植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內,每個大三格有固定的管理人員、維修人員和定點服務的村莊、家庭農場、種植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定合作社,大三格糞污無害化處理后由固定的合作社進行資源化利用。
漯河市郾城區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后期管護服務“雙閉環”管理,促使戶廁改造工作從建設運行到管理維護等各個環節形成了相互配套、相互銜接、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工作格局,結合三級聯動排查整改,推動農村改廁工作常態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