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于文博)老舊小區改造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今年以來,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對7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不斷提升老舊小區居民幸福感。
2021年,經濟技術開發區對7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39棟樓房的1194戶居民。為了讓居民擁有舒適的居住環境,經濟技術開發區統籌謀劃,精心組織,成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突出重點、打造樣板、統一規劃、統籌治理的原則,根據每個小區的具體情況成立工作專班,明確專人,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改造前充分征求小區居民意見,將小區“補什么”“怎么改”的主動權交給居民,確保改造符合小區實際,實現“一次改造、長久受益”。
近日,記者在建成于1999年的金山花園小區看到,小區內道路平坦,停車位分列兩側,樓棟外墻、樓道內干干凈凈。小區居民介紹,與以往相比,小區面貌如今大有改觀。據了解,為了改善金山花園小區環境,2021年,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對小區路面、屋頂、樓道、下水道進行整修,同時拆除違法建筑,拓寬小區入口,增設安防系統,完善老年活動中心設施。改造后,金山花園小區煥然一新,居民對此拍手稱贊。
老舊小區變了樣,管理也要跟得上。為最大限度地鞏固和擴大改造成果,避免前治后亂、治管脫節,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部門聯動,實施長效治理。
潤澤園小區建于1979年。因建造年代久遠,小區配套設施損壞、老化嚴重。今年,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其改造后,整個小區道路平坦、停車有序。為了確保小區后續管理有序開展,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該小區推行“紅色物業”,構建了“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樓棟長”組織架構,為居民提供精準的物業服務,架起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連心橋”。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是最大的民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促進了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