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盧松 河南日報通訊員 趙樹陽)隨著公司發展壯大,長駐上海的方曙光博士到漯河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除了安排13名研發人員長期在漯河公司外,我每月都抽出一周時間到漯河謀劃公司發展事宜。”1月8日,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曙光說。
4年前,方曙光到漯河投資成立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這家公司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亞洲最大的益生菌菌種生產線,產品出口歐美。方曙光介紹,“我們已與30多家漯河食品企業合作,直接推動了漯河食品產業的升級換代。”
方曙光博士團隊在漯河創業成功的精彩故事,是漯河招才引智、激發創新活力的一個縮影。漯河市不拘一格引聚人才,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2021年9月,聚焦現代化食品名城和創新之城建設,漯河市出臺了《關于實施“百千萬”人才計劃助力漯河“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試行)》。
“百千萬”人才計劃,即“十四五”期間從國內外知名高校中公開招聘100名左右的全日制應屆畢業生;引進1000名左右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和“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每年引進培養1000名左右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引進1萬名左右普通高校本科生。
“被此次定向招聘的誠意、力度深深觸動……我渴望來到漯河這片熱土貢獻才智,實現價值。”這是2021年10月11日一名清華往屆碩士研究生發給漯河市委、市政府的一封自薦信。58天后,他成為漯河市“百千萬”人才計劃實施后引進的第一人。
從2021年9月29日“百千萬”人才計劃發布,到10月15日漯河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舉行“百千萬”人才計劃定向招聘暨政策宣講會,再到12月14日漯河市委啟動考察引進程序,引得越來越多優秀人才前來建功立業。
“總經理年薪80萬元、副總經理年薪60萬元、中層管理人員年薪30萬元”,漯河市以市屬國有企業為試點,啟動市場化選聘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工作,發出了含金量十足的“邀請函”。
借力省委“墩苗育苗”計劃,漯河市做實政策性引才,2021年共選派33名優秀年輕干部交流任職。其中,爭取8名省直重要職能部門的優秀年輕干部到漯河任職,派出15名市直單位優秀年輕干部到縣區任職,漯河市基層黨政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結構得到優化。
搶抓融入鄭州都市圈戰略機遇,漯河市積極組織全市企事業單位參加第四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暨第二屆中國·河南開放創新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大連工業大學朱蓓薇院士團隊與漯河市衛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產學研融合戰略合作”項目,作為全省5個有代表性的高層次人才項目之一,在大會開幕式上簽約。
朱蓓薇院士團隊與漯河的合作不僅于此。2021年5月,第十九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期間,該團隊與漯河食品產業公共研發平臺簽署院士專家工作室合作協議,成功創建了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目前成為省政府首批命名的8家中試基地之一。
舉辦2021中國(漯河)食品機械產業技術發展大會,包括4名院士在內的全國食品行業的25名知名專家出席;舉辦高校科技成果發布會,中國農科院、江南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42項最新科研成果發布路演;組織“食品專家漯河行”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深入衛龍、南街村等企業進行深度交流對接……一年一度的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成為漯河招才引智的重要平臺和特色品牌。
才聚食品名城,智匯漯河發展。漯河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還將陸續啟動清華、北大往屆畢業生的考察工作和2022屆應屆畢業生的面試工作,將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齊聚漯河,在沙澧大地上奏響創新創業的精彩樂章。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