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求,各地要優先組織就地就近就業。要積極主動推動本地企業、扶貧車間、農民合作社、社區工廠等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盡快復工復產,優先安排帶貧企業復工復產,已復工復產企業要優先吸納本地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各地要收集、發布本地已復工企業招聘信息,及時兌付各項補貼政策,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或居家靈活就業。
優先組織外出務工輸送。在做好疫情防控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有就業意愿和就業能力的貧困家庭勞動力外出務工,要優先提供就業信息、健康體檢、車輛保障等幫助,全力支持他們外出務工就業。以全省剩余貧困人口超過5000人的20個縣和未脫貧的52個貧困村為重點,加大“一對一”幫扶力度,采取“點對點、門對門” 直達運輸等方式將貧困家庭勞動力平安、有序、分批輸送至企業。
優先支持返鄉創業。加大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力度,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網絡創業大賽和網上輔導等服務活動,積極營造“創業還是家鄉好”的輿論氛圍,進一步激發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扎實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提升其帶動貧困勞動力務工增收能力。落實創業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返鄉創業企業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各地要擴大“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評選范圍,加大企業帶貧能力。
優先對“三無”人員兜底安置。各級政府要加大購買服務力度,開發防疫消毒、社區巡查、卡點值守等疫情防控扶貧公益崗位,擴大公益性崗位開發范圍,優先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上崗。針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群體,靈活運用就業扶貧有關政策,加大就業資金投入力度,補齊貧困戶增收短板,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將村級光伏扶貧電站80%以上的收益用于開發公益性專項崗位,實現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
項目建設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務工。各地組織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及各鄉鎮(街道)組織公路建設維修、安全飲水、人居環境改善、生態造林撫育、社會事業發展等,要按程序優先由村級勞務合作社安排勞務工程隊承攬,組織本地貧困家庭勞動力參與工程建設。其他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優先使用當地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積極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項目建設。
優先支持帶貧產業。各地要擴大“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項目”評選范圍,加大產業帶貧能力,對帶貧能力強的農業特色產業、高效農業示范基地、高校園區等列入評選項目,對達到省級標準的,按規定給予獎補。
優先開展就業培訓。對新進入貧困家庭勞動力,要積極引導其充分利用封閉隔離的時機,依托河南終身職業培訓服務平臺、河南職教中心平臺、鄭州金藍領網絡大學、新浪河南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學院等線上平臺,參加崗前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就業能力。
強化組織領導。要建立工作專班,加強對就業工作指導督導。建立日報制度 全面摸清當前貧困家庭勞動力外出務工意愿,建立實名制臺帳,及時做好數據分析應用。搞好服務,有返崗要求的,要組織開展“點對點”輸送;對沒有崗位的但有外出就業愿望的,要有針對性地推送網上招聘崗位,幫助其通過互聯網實現人崗精準匹配。落實相關政策,各地對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的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構以及開展以工代訓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市場經營主體,介紹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的中介組織要及時兌付補貼政策,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盡快就業。
責任編輯: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