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到強 繪就漯河教育全景圖 ——漯河市教育局2024—2025年度工作側記
2024—2025年度,漯河市教育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教育高質量發展,在資源布局、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上協同發力,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礎教育均衡提質、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教師隊伍擴容提能,多項改革與實踐走在全省前列。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提質量 托幼一體成樣本
漯河市教育局持續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通過普惠擴容、創新辦園模式、深化托幼一體化等舉措,交出了一份讓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多項指標居全省前列。
以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為抓手,通過新建、改(擴)建、回收等方式擴充公辦園資源,全市學前教育普惠資源覆蓋面持續擴大。目前,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99.5%,普及普惠率達93.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舞陽縣作為全省首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正全力做好國家驗收籌備工作。
在提升辦園質量上,漯河市教育局創新舉措頻出。持續推進幼兒園領航共建“1235”工程,建立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共同體與兒童食養實踐基地,食育工作獲省級10萬元資金支持。今年4月啟動幼兒園集團化辦園聯盟工作,以“核心園+成員園”模式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打造“一園一品、一園一特色”新格局。各核心園不僅帶動成員園整體提升,還著力培養專業化教師隊伍,將沙澧文化融入課程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學前教育品牌。
此外,漯河市教育局還積極推動“幼有所育、幼有優育”,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多渠道增加托育供給,探索托幼一體化服務模式相關實踐成果被省委政研室《改革簡報》刊發推廣,為全省托幼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漯河樣本”。
基礎教育:均衡更優質 五育并舉育新人
漯河市教育局錨定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在基礎教育領域持續發力,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改革創新、強化特色培育,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特色發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多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了漯河力量。
優質均衡發展邁上新臺階,資源配置持續優化。以“全國一流、中原名校”為目標,規劃建設高水平高中,現已投入使用,為高中教育注入新動能。在義務教育階段,扎實推進優質均衡發展,組建中小學教育集團40余個,郾城區、臨潁縣分別獲評全國、全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區),全市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作獲省政府表彰。漯河高中、漯河四高等優質高中憑借突出的育人成效,被北大、清華等名牌高校授予優質生源基地稱號。同時,大力推動國家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區創建,優化提升中小學校集團化辦學模式,新組建跨學段教育集團,打造“研在漯河 城鄉共進”教研品牌成效顯著,Al賦能教研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進一步縮小校際差距,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家庭。
特色發展亮點紛呈,育人質量顯著提升。在普通高中領域,著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以漯河市高級中學為核心校,組建優質高中教育集團;以漯河實驗高級中學為核心校,組建高中藝術教育集團,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綜合實踐研學活動全區域、全學段、全課程覆蓋。在河南省第二屆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技能比賽中,我市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四學段賽項全部獲得一等獎。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市深化體教融合,推進五育并舉,規范校外培訓。聚焦校內外共同施策、隱形變異治理、線上綜合監管等關鍵環節,鞏固校內主陣地,引導校外培訓回歸“有益補充”,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工作扎實有效,得到社會肯定。
我市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及省教育廳“雙休”規定,實現“雙減雙增”,讓學生課余時間更充實、成長路徑更多元。全市教育系統堅守“健康第一”理念,以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探索五育融合新路徑,構建起“以賽促教、以賽促訓、以賽育人”的漯河新模式,校園體育大課間呈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動局面。
在體育賽事承辦與參與方面,我市成績斐然。2024年,我市承辦河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省長杯”比賽,吸引2676名運動員參與,完成333場激烈角逐,觀看直播觀眾超百萬人次,賽事盛況獲多家省級以上媒體報道,市教育局獲省優秀組織獎。2025年,我市又承辦了河南省中學生田徑比賽,積極響應教育強省戰略,充分展現了漯河教育良好形象。
此外,我市特色體育項目蓬勃發展。2025年以來,全市35所空手道特色學校積極引導學生強化對空手道文化的認知,推動空手道進校園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在2025中華龍舟大賽中,郾城區第二初級實驗中學龍舟隊勇奪U16組別100米、200米雙項冠軍。截至2024年,我市擁有193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數量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漯河市體育運動學校榮獲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等稱號,被命名為多個國家級訓練基地,為體育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法治資助雙管齊下,教育保障堅實有力。漯河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法治教育,成為河南省唯一獲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八五”普法中期通報表揚的單位;在2025年第十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微課遴選活動中,河南向教育部推選的5個作品中漯河占3個,法治教育成效顯著。學生資助工作連續5年獲省級考核優秀等次;2名中職學生的勵志案例被教育部收錄,1人事跡登上《人民日報》,教育部專門發來賀信肯定,切實守住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底線。
漯河市作為全省唯一被教育部定為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綜合改革試點的省轄市,將持續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為河南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強技能 本科教育開新局
漯河市教育局聚焦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以本科院校突破為引領,以產教融合為抓手,以技能培養為核心,推動職業教育邁上新臺階,為地方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24年,漯河市職業教育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漯河市教育局成功牽頭申辦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填補了我市獨立設置本科院校的空白,成為漯河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該校首批1000名本科生滿額招生,同時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培養39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實現了職業教育從??频奖究圃俚窖芯可逃目缭?。此外,持續推進漯河醫專申本工作,多次赴省匯報,力爭納入省“十五五”高校設置規劃,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
深化產教融合是漯河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漯河市教育局積極建立鹽化工新材料、智能服裝、食藥同源等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推動申報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全市職業院校與雙匯、思念、固高等200余家知名企業合作,建立二級產業學院。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教聯合體入選河南省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產教協同育人模式不斷優化。
技能人才培養成果豐碩。我市舉辦了2024年河南省暨漯河市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承辦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賽事。
招才引智:名師引領育梯隊 隊伍建設上臺階
漯河市教育局以“強師資、育人才”為核心,大力推進招才引智與人才培育工作,持續壯大教育人才隊伍,為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人才引進方面,漯河市教育局精準發力,成功引進院士、杰青、國家級名師、中原名師等高層次人才,同時吸納國內知名院校研究生、教育部免費師范生,并嚴格落實人才待遇,有效充實了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力量。在此基礎上,我市深入實施“三二一”高層次人才培育計劃,組建教育青年人才發展聯盟,人才成長平臺不斷完善。
為發揮人才輻射帶動作用,漯河市教育局積極搭建名師引領平臺,創建中原名師工作室7個、省市級名師工作室13個,通過示范教學、協作研討等方式,推動團隊成員專業素質整體提升。目前,全市有中原教育教學領軍人才2人、中原名師7人、正高級教師29人,杰出人才、特級教師等各類高層次教育人才109人,省級名師466人、省級骨干教師280人。在省級以上重要賽事中,漯河教師表現突出,河南省5名參加全國教學技能大賽的選手中漯河占2人。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在2024年度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課程教學技能大比武活動中,漯河團隊成績位列全省第二,榮獲團體特等獎。
漯河市教育局以務實之舉、改革之力、協同之效,在擴資源、提質量、強治理、促融合、育人才上取得系統性成效,形成學前有普惠、基礎有均衡、職教有特色、師資有梯隊的良好局面。面向未來,漯河將以教育部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綜合改革試點為抓手,持續探索公平而有質量、融合而有活力的區域教育現代化路徑,為教育強省與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多漯河經驗。
教育均衡:優化教育布局 提升辦學品質
我市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在學校布局優化、硬件設施提升、招生考試管理等方面持續發力,多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為破解城鄉教育資源布局不均問題,漯河市教育局結合人口變化趨勢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科學編制《漯河市城鄉中小學優化布局調整方案》《漯河市中心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等,通過城鎮學校擴容、農村學校合點布局,滿足適齡學生“家門口上好學校”的需求。其中,中心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因超前謀劃、科學合理,獲省教育廳表揚。
我市投入1.35億元對43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提升改造,消除危房約8萬平方米。目前,正在對市直學校校舍開展全面安全鑒定。在高中教育資源擴充方面,我市投入約8億元建設一所高水平高中,新增優質高中學位6540個;分別投資2515萬元、2786萬元、1300萬元,為漯河四高(東校區)、漯河實驗高中、郾城高中新建或改(擴)建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切實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
在招生考試組織管理上,我市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實現高清標準化考點全覆蓋。2025年新高考首考組織工作圓滿完成,得到省、市領導肯定性批示,漯河組考經驗多次在全省交流推廣。此外,我市還通過開展考生誠信教育、優化考生服務等舉措,確保考試組織平穩安全有序,為廣大考生營造了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