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抓實“五星”支部創建 賦能高質量發展
在防汛一線,每當汛情來臨,市南水北調黨員突擊隊都迎難而上、沖鋒在前;
在黨員責任區,工作人員緊盯供水數據,確保水量精準調度;
12處現地管理站,值守員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不間斷巡邏,詳細記錄供水數據,6支線路巡查隊伍頂酷暑、冒嚴寒,用腳步丈量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保障供水安全;
…………
在一件件急難險重任務中,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的黨員干部始終彰顯著先鋒本色。我市機關“五星”支部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的指導下,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黨支部積極探索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相互促進的有效路徑,切實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今年以來,我們將治水新思路融入專題黨課凝聚共識,著力鍛造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建強基層黨組織。‘南水北調惠民生 水潤沙澧黨旗紅’入選第三批市直機關黨建品牌。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被人社部、水利部授予‘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主任艾孝玲說。
以紅色動能構建發展新格局
該中心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進一步強化思想武裝,汲取奮進力量,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嚴格黨員發展管理,筑牢隊伍根基。嚴格遵循發展黨員全流程規范,聚焦工程運行、技術保障、服務群眾等一線崗位,建立入黨積極分子名冊。對標5個階段25個程序步驟規范發展黨員,將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納入黨員教育體系,推行統一培訓、分類指導、協同提升的培養模式。
深化黨員學習教育,鑄就忠誠擔當。深入實施“鑄魂賦能”工程,嚴格推行“周學習、月例會”機制。每周開展集中研學,每月召開學習總結交流會,年均集中理論學習20次。創新構建“理論鑄魂+實戰礪能”雙軌培養體系,舉辦“觀看紅色影片憶初心”“重溫入黨誓詞強信念”“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學”“主題誦讀展風采”等活動。今年以來,該中心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必修課,以“嚴管立規矩、厚愛聚合力”的雙向舉措,鍛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水利鐵軍,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規范黨務基礎工作,提升組織效能。構建“黨支部書記牽頭抓總、支委分工協同”的黨建責任體系,層層壓實黨建工作責任。以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高質量落實談心談話等組織生活制度,把提升“三會一課”質量作為黨建基礎工程抓實抓細,規范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以規范高效的基礎工作為黨組織賦能增效。
以實干擔當書寫惠民答卷
該中心以“五星”支部建設為引領,將黨建工作與南水北調工作協同推進,在守護生態環境、宣傳水文化等方面積極作為,展現出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辦好民生實事,傳遞水利溫度。打造“南水北調惠民生 水潤沙澧黨旗紅”黨建品牌,突出建設“為民服務星”,將“溫暖漯河”連心行動向縱深推進。在工程防汛領域,組建6支黨員突擊隊,建立“平時服務、急時應急”響應機制,日常開展管線巡邏。今年“三夏”期間,巡線隊成員累計為農戶抗旱澆地50余畝。黨員志愿者常態化開展社區環境整治、文明創建宣傳、入戶走訪調研、交通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活動180余次。與舞陽縣劉莊村結成幫扶對子,提供助農、助老服務30多次。
傳承水文化,厚植精神沃土。深度挖掘融合漯河本土的賈湖文化、許慎文化等獨特元素,建成我市水文化宣傳教育中心,通過采用多媒體展示、互動體驗等創新手段,讓漯河水故事“活”起來、“動”起來。今年以來,該宣傳教育中心已接待中小學生、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社區居民代表等參觀學習累計超過2100人次。
“我們堅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黨支部將堅持黨建引領,用‘創新筆’繪就‘發展卷’,讓鮮紅的黨旗在南水北調工程一線高高飄揚。”市委直屬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