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鋪就致富路
眼下,召陵區老窩鎮的煙葉陸續成熟,進入采收烘烤黃金期。8月18日,記者在位于老窩鎮支毛陳村的千畝優質煙葉示范園區看到,連片的煙田一望無際,煙農熟練地采摘煙葉并進行編竿、裝車。
“我們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采收,主要采摘主脈發白、絨毛脫落的煙葉。這樣才能確保烘烤后的煙葉品質上乘。”正在往車上裝煙葉的村民告訴記者。
“得益于科學的管理和適宜的氣候,今年的煙葉總體長勢不錯,畝產達500余斤,每畝地純收入不低于4000元。”支毛陳村黨支部書記于要停介紹,2016年起,支毛陳村開始大規模種植煙葉。經過幾年的摸索,該村煙葉種植水平不斷提升,種植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該村成立了奧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代銷經營模式,目前已發展基層社員200余戶,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關聯農戶增收。
煙葉喜獲豐收,煙農干勁十足。王小有是支毛陳村較早種植煙葉的農戶之一。從最初的十幾畝到現在的100多畝,他靠著家門口的產業過上了幸福生活。“從育苗、移栽到田間管理,再到采收、烘烤、煙葉分級等,每個環節都有技術員指導。烤煙葉需要的煙炕等,合作社都會提供,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王小有高興地說。
像王小有這樣的種植大戶在老窩鎮有不少。規模化種植為他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還為村民們打開了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幸福之門。
“務工不出遠門,一天能拿100多元工資。煙葉收成好,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村民李雪花一邊說一邊將煙葉分類編竿,準備裝炕烘烤。千畝優質煙葉示范園區常年吸納本地村民就業,安排他們負責田間日常管護與技術實施。在育苗、移栽、采收、烘烤環節,園區還提供上百個靈活就業崗位。
種植大戶的成功實踐點燃了老窩鎮農民發展煙葉產業的熱情。在鎮黨委、鎮政府的科學規劃和有力推動下,老窩鎮的煙葉產業發展呈現燎原之勢。
老窩鎮鎮長朱國軍介紹,目前,該鎮煙葉種植面積有2600畝,種植50畝以上的有16戶。最大的煙葉種植基地位于支毛陳村南地,共850畝,規模效應凸顯。該鎮煙葉產業年產值達1820萬元,帶動4800人就業,每年增加稅收286萬元。土地流轉得租金、基地務工賺薪金、參與種植獲收益……多元增收讓鄉親們的腰包越來越鼓,筑牢了富民強村根基。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產業興旺目標,強化科技支撐,延伸產業鏈條,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金葉成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朱國軍說。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