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干河陳街道書香云璟小區,寧靜祥和。9月12日上午9時,隨著演練指揮長、漯河市國動辦主任陳向凡一聲令下,一場高規格、大規模的人民防空臨戰人口疏散與接收安置實戰化演練正式拉開帷幕,將這片寧靜切換為一場關乎人民安全的實戰化考驗。
為進一步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和防空防災意識,檢驗提升臨戰背景下人口疏散接收安置的組織指揮、協同保障和應急響應能力,漯河市國動辦聯合源匯區精心組織了此次演練活動。演練以模擬臨戰緊張態勢為背景,嚴格按照防空襲預案要求,圍繞預警發布、疏散引導、人員集結、交通運輸、物資補給、醫療救護、心理疏導、無人機干擾反制、接收安置等關鍵環節展開。市國動辦黨組書記、主任陳向凡、市應急管理局二級調研員高洪濤、漯河軍分區動員處上校處長張海龍、市國動辦副主任樊永偉、源匯區政府副區長郭峰參加演練活動。
未雨綢繆 精心部署筑牢演練根基

為確保演練取得實效,源匯區國動辦高度重視,超前謀劃、周密部署。演練前多次組織宣傳、公安、交通、衛健、網信、社區等部門召開協調會議,研究制定了詳細且嚴謹的演練方案。針對演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交通擁堵、人員安全、惡劣天氣等突發情況,均提前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同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社區,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海報等形式,向居民普及人口疏散的重要性、基本流程以及應急避險知識。“我們提前一周就開始入戶宣傳,讓居民了解演練的意義和流程,消除了大家的顧慮,取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干河陳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充分的準備工作為演練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聞令而動 疏散現場展現高效協同

演練當天上午,隨著指揮長一聲令下,區國動辦工作人員迅速響應,有條不紊地引導居民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有序撤離。“請大家保持鎮靜,跟隨指引,有序疏散!”工作人員一邊引導,一邊安撫居民情緒。
在疏散過程中,各專業隊伍展現出了高度的協同作戰能力。交通專業隊迅速對周邊交通進行管制,確保疏散通道暢通無阻;醫療救護隊攜帶急救設備和藥品,隨時準備對出現的傷員進行及時救治;心理防護專業隊對不服從疏散的群眾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人防志愿專業隊在途中設置了物資補給、車輛維修等多個保障點。
“沒想到演練這么真實,各個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參演居民李女士表示,“通過這次體驗,我們真正掌握了疏散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無縫銜接 安置點內彰顯人文關懷
疏散車隊安全、準時抵達位于空冢郭鎮大廟王村的指定接收安置場。在接收安置點,早已準備就緒的工作人員立即對疏散抵達的居民進行身份核實、信息登記和編組管理。
安置場內,臨時搭建的帳篷整齊排列,生活物資儲備充足,醫療點、心理咨詢點、物資分發點等一應俱全。“我們按照實戰要求,準備了足夠三天使用的生活物資和醫療物資,確保一旦發生真實情況,能夠保障疏散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安置點負責人介紹道。
整個接收安置流程井然有序,后勤保障堅實有力。工作人員還專門為老人、兒童等特殊群體開辟了綠色通道,提供個性化服務,展現了人文關懷。
體系檢驗 聯動協同錘煉核心能力

本次演練歷時3個小時,參與人員達260多人,動用各型車輛30余輛,無人機2架,各類裝備器械100余套。演練過程中,市、區兩級國動辦指揮有力,協同緊密;宣傳、公安、交通、衛健、教育、應急管理、網信、街道社區及志愿者隊伍等多部門聯動響應,各司其職;參演居民聽從指揮,行動迅速有序,整個過程環節銜接流暢。
“這次演練全面檢驗了我們的組織指揮能力、協同配合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源匯區國動辦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戰化演練,我們發現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為下一步改進提升提供了重要參考。”
市國動辦領導在現場觀摩后指出:“此次演練準備充分、組織嚴密、效果顯著,充分展現了我市國防動員系統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為應對現代戰爭空襲和重大突發事件的人口疏散安置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持之以恒 構筑堅實"護民之盾"
此次演練不僅是對人民防空應急處置能力的一次檢驗,更是對全民國防教育的一次生動實踐。通過親身體驗,居民們增強了國防觀念,掌握了防空防災知識和技能,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
作為此次演練的具體組織者承辦者,下一步,源匯區國動辦將繼續堅持“平時服務、應時應急、戰時應戰”的使命任務,常態化開展各類實戰化演練,不斷完善人口疏散接收安置方案,優化指揮協同機制,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升履行核心職能的能力水平。
此次演練的成功舉辦,不僅提高了各級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檢驗了人口疏散安置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國防觀念和防空意識,為應對現代戰爭和重大突發事件做好充分準備,切實筑牢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防線。(漯河廣播電視臺記者盧子璋 柴全偉 通訊員 郭煒)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