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我的髖關節置換手術竟然是機器人輔助完成的,還利用了醫院的3D骨科打印技術。手術精準度高、簡單。我現在恢復得特別好。”1月5日,在市骨科醫院創傷骨科,患者劉女士提起醫院的先進技術贊不絕口。
為全面提升我市醫療服務水平,我市將“全年完成99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提質增效”作為2024年重點民生實事。這件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如何?記者日前就此進行了走訪。
在市骨科醫院,記者了解到該醫院擁有5G遠程數字化骨科手術室、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西門子術中CT、3D打印系統、生物力學試驗儀等先進醫療臨床及科研儀器設備;建設的河南省數字與智能骨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入選了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名單,數字智能骨科實驗室成為省級重點實驗室,掛牌成立了漯河市骨科創傷救治中心。
市衛生健康委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示范基地,市骨科醫院已順利完成機器人手術400余例;運用3D打印技術完成復雜骨折、髖關節翻修等手術,把骨科手術引領到“私人定制”時代;在國內率先開展人工智能輔助髖關節置換及翻修手術;完成了上百例CT三維重建;骨科四級手術占比高達24.63%(居全市首位)。
市中心醫院生殖醫學專科擁有120平方米的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省級生育力保護和優生重點實驗室,能夠開展試管嬰兒、產前診斷、遺傳病診斷等工作。婦科團隊實施的“基因多態性與宮頸高危HPV感染相關性研究”等項目榮獲“中國婦幼健康科技獎自然科學獎”等國家級榮譽。
臨床專科是醫療機構服務患者的基本單元。臨床專科能力建設是醫院建設發展的根本任務,對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市衛生健康委聚焦群眾最關切的危急重癥和常見病防治,以市、縣區12家二級以上醫院為主體,全力建設99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在加大硬件設施投入、提升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推動技術創新轉化、加強專科人才隊伍建設、優化醫療服務模式等方面綜合發力,于2024年8月底完成建設任務。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宋耀生告訴記者,市衛生健康委通過建設臨床重點專科,有力提升了醫療核心競爭力,在輔助生殖、3D骨科打印、心臟重癥監護、短期人工心肺支持等領域建成了區域有影響、有優勢的醫學專科集群,有力支持了我市婦科、骨科等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形成“一專多強、多科聯動”的專科發展局面。市立醫院通過三甲醫院現場評審;市中心醫院通過三甲綜合醫院復審,獲得全國三級綜合醫院B++等次;全市三甲醫院增至3家;市中醫院進入三級中醫院A序列;我市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位居全省第一。
同時,這個民生項目還為醫療技術創新提供了重要平臺。我市通過重點專科建設,爭取到生育力保護和優生等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實施了一系列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前沿技術項目,加強了臨床診療技術創新、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并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建成了區域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診療服務體系,能夠提供MDT、內鏡介入微創等綜合或專科醫療服務;按照專業類別成立了33個質控中心,構建了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全方位優化服務流程。
“通過辦理民生實事,市衛生健康委有效解決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一批健康問題,有力助推了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宋耀生說,下一步,市衛生健康委將繼續推進各項民生實事跟蹤問效,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努力使服務群眾更有溫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幸福生活新需要。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