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 赫 通訊員 肖 乾)今年以來,市應急管理局以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為抓手,緊緊圍繞應急管理中心工作,不斷提升應急管理水平,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精神文明建設和應急管理工作“雙提升”。
壓緊壓實安全生產五級責任。將安全生產納入全市“4+10+N”高質量發展工作體系,研究出臺《漯河市落實落細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若干規定》;建立“安委會+專委會”工作機制,市安委辦先后9次調度安排、6批次重點督辦和21次提醒提示,壓緊壓實安全生產黨政領導、屬地政府、行業部門、企業和員工五級責任,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最小單元”。
縱深推進實施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市安委辦印發全市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明確開展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等“十大行動”,建立信息通報、調度推進、督導檢查等9項工作機制。組織教育、住建、城管等26個部門制訂31個子方案,指導督促各縣區(功能區)制訂屬地落實方案,形成“1+31+8”整體方案體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組織召開4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推進工作。各縣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研究具體落實措施,先后深入基層督導檢查、暗查暗訪23次,推動基層安全責任落實。
統籌推進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突出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重點時段和薄弱環節,一體推進安全生產“七查一打”“六防攻堅”等專項行動,集中解決一批季節性、階段性、行業性突出問題。加大專項整治指揮調度、通報曝光、督辦交辦、警示約談力度,壓緊壓實責任,推動工作落實。今年以來,全市共檢查企業單位34080家次,發現隱患30509處,已整改30451處,整改率達99.8%。其中,重大事故隱患66處,已整改65處。
一體推進標本兼治系統治理。市安委辦匯編整理51項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開展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行動,對全市2023年排查發現的431處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列出公共娛樂、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9類場所安全生產綜合檢查清單,提升基層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全市8家存在重大危險源的企業全部安裝監控預警系統并接入省監管平臺,29處重大危險源全部實現“三級”包保、實時在線監控,9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和93家重點單位全部接入消防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1.2萬多部電梯全部實現“互聯網+”智慧監管。加快雙重預防、提質擴面工作進程,全市503家規上企業(單位)已按照“五有”標準建成投用,小微企業已經建成815家。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